Quantcast
Channel: 喜菡文學網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9

散文 • 孤身逆旅

$
0
0
之一 一場漸悟

  在我四十歲之後的人生字典裡,沒有所謂頓悟,一切都是漸悟。所有了然於心,都是顛簸困躓的累積與鋪陳,而後,在某個電光石火間,啟動劇情的設定,將結局掀開罷了。

  數年前登合歡東峰,出松雪樓後一路攀行,在登頂前,一路只有無垠無涯的綠野與艷紅雪白的玉山杜鵑,而我卻只專注在前方高聳無盡的木梯,後方的同伴氣喘吁吁地叫喚我:「慢慢走別趕路,風景很美」。

  但我潛意識裡有股「我不是來看風景」的想法。實際上,我並非將登山當成「休閒娛樂」,我關注的是登山過程中的身心狀態,以期安全順利地完成「登頂」這個目標。我明白,我的樂趣並非通過外界刺激,而是來自「平靜的自我」,如同每一個日子,總是得心無旁鶩,專注於當下,調整吐息,前方無論驕陽或暴雨,前行再前行便是。這個此生奉為圭臬的狀態,不因此減損我對登山,以及後來慢跑與騎單車等運動的動力,我生存在這個世界,亦不融入這個世界,因為我想用我的方式活著,前提是這方式也得能讓自己好好地活下去。

  漸悟是一個將身心與生命磨合與微調的過程,從純淨但頑固的青春走來,傷痕累累的過程中,我不再衝撞,不再糾結,不再質疑,相信生命自有道理。我開始思考,開始感知,想像自己成為廣闊山脈,成為浩瀚洋流,天地間終無人聲喧囂,一切歸零。我以此為目標,將羼雜的人間俗事拉得遠一些,才能更精準地看清真相。如同邱妙津在日記裡寫下:「我所渴望的,不過是和現實保持一段距離」。

  邱妙津沒能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實踐這件事,而我,卻在努力實踐的路上,從未停歇,從前只覺自己在人際中格格不入,內向無趣,只想隱居在傍山的城郊,悄然到老;而今卻接受鎮日與人往來的工作,更享受大隱隱於市的狀態。

  生而為人,我漸悟。這才是這個世界裡,最適合我的我,這是從前的我感到困惑的,而後我一知半解,至今終於通達。

  我就是我,所有資訊只是翻譯我的工具。即使身邊有不少體質特殊的靈性友人,亦不排斥入廟祭拜或教堂禮讚,我仍未熱衷特定信仰。更未想過皈依或受洗,僅用興趣所及之方式追尋真正的自己。平日裡探索與調理身心,聽音樂、誦經文、做運動,甚至自修文史心理各類知識。只因茫茫紅塵中,面對生命這部深奧難解的古籍,我願傾盡洪荒之力,一字一句、一行一頁,刻苦地翻譯它、闡釋它。

  我仍在漸悟的途中。即使翻譯不易,闡釋更為艱難,我不喃喃自語,也不無病呻吟,我努力告訴自己踏出去,再踏出去,把一輩子用全部的力氣過完,有悔有喜有恨有悲,有的過去了,有的還沒來。

  而現在能吃能睡能哭能笑,就是最好最美最珍貴最燦爛的時光了。

之二 不執著於不執著

  所有繁華聲色慢慢淡薄下來,今日終了,生命仍在往前行駛。習慣在睡前整理思緒,總想著這輩子至今走過什麼。身邊有許多靈魂樣貌穿梭生滅,使歲月豐富而飽滿。夜深燈微,有人與情人甜蜜談心、有人與伴侶做著平凡家務、有人徹夜揮汗工作、有人凝視著孩子熟睡的小臉,疲憊也滿足;而更多人扛著病、頂著痛,接受,或不接受命運迎面而來的考驗。

  命運,是很虛幻的字眼。曹操〈短歌行〉說:「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」。生命總是憂煩苦瞋時候多,歡愉欣喜之日少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。《聖經》中也說:「都歸一處.都是出於塵土、也都歸於塵土」。我曾困惑,若一切因緣皆為虛幻,一切執念都是枷鎖,那麼,偌大的宇宙裡,無法計數的生命真諦為何?失去了座標與時空感的人生,應該如何重新找回堅強活著的理由?

  年近半百,我開始順命不認命,不委屈亦不強求。堅持對生活的信念;而放下的,是求而不得的慾念。後來聽見一位修行人說,不要執著,也不要執著於不執著。那個瞬間,心底忽而通透,本就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因緣,以及必須擁有經歷、承受與感知的過程。我們成為人,走過該走過的,活出該活出的,命定如此。求學、謀職、婚姻、育兒、養老......,每個人生目標的選定都是一次執著,而最後如何面對成敗,便是不執著。

  執著,是為了讓「活著」這件事顯得更飽滿、更有質地;不執著,是為了避免陷入泥淖時失去自救的勇氣。有智慧地調整執著與不執著的天秤,才能使自我從既定的命中,有機會活出不一樣的運。母親曾於閒聊時嘆息,鄰居長輩病後常覺肉身苦痛,鬱鬱寡歡,她試圖勸慰卻總無效果。我思忖,紅塵裡有太多翻不過的瘋浪,越不過的陡坡,攀不過的高牆,未感他苦,別勸他善。因為執著或許也是試煉,無法逃避,無藥可解。

  「你姨丈的媽媽就不是如此。」母親說,那是一位癌末的長輩。她說人生一遭,怎麼來怎麼去,該做的都做了,不能做的也無法勉強,順其自然地迎生向死,對自己對子孫都好。這大概是一種不執著。但不代表不執著才是最終最好的路,因為宿命是難解的謎題,根本沒有一條所謂「最好的路」。

  我曾因性格與能力在職場過得辛苦而焦灼憂思,只有在獨處的狀態中,才能得到完全放鬆,但我從企圖催眠自己必須放下本性,活出「正規性格設定」,直至今日對於他人評價淡然處之(而非全然不在意)的過程,這是他人所不理解的另一種「不執著於不執著」,這是順勢而成,而非刻意為之的。歌手劉若英於某次採訪中提及:「孤獨感對我來說並不意味著痛苦,那只是一種跟自己相處的狀態。我希望身邊的人明白,孤獨感是自生自滅的,不是因為他人導致。」

  同樣地,我選擇孤獨,卻不執著於孤獨,了解此生必須入世,但我的心能選擇出世,因此我能盡我所能融入各種喧囂時光,也能在那些喧囂匿跡後,勇敢地走進心底那絕靜的房間。房間裡沒有日昇月落,沒有艷陽暴雨,沒有歷史沒有預言,只有書、只有音樂、只有一支蠢蠢欲動的筆,寫出我的身、我的心、我的命。

  然後娓娓寫下了只屬於我的,永遠無法被命名的人生風景。

統計資料: 發表於 由 貞蘭 — 週日 10月 06, 2024 10:21 am
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19

Trending Articles